关于素养必修课程的改革实施方案

作者: 时间:2014年04月28日 00:00 点击数:

在新学期,职业素养教学部将紧密团结部门教师,凝聚力量,汇聚智慧,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更高的标准推进“1123”工程,落实“全就业计划”,贯彻实施“四会”系列课程,根据学生程度适度调整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各教研组的教研功能,逐一完善各素养必修课的课程结构,切实提高素养必修课程的教学水平,努力为探索培育有灵性的高素养专业人才提供更多有益支撑。

一、找准定位、与时俱进,大胆推进“两课”教学改革。

1、把握课程定位。课程定位在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重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信念。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基本理论,也要与时俱进,不照本宣科或老调重谈,在课本基础上进行专题化整合,专题的设置尽可能紧跟时代的发展、社会热点的变化,把专题转化为一个个与学生生活相贴近,为学生所了解、感兴趣的话题。如紧密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让学生能够参与讨论、愿意参与讨论,真正在思路上有进步,在思想上有提升,在行为上有改变,成为一个“会学习、会生活、会工作、会交往”的人才。

2、优化课程内容。(以本学期开设的中特理论为例)对课程内容进行专题化设计,将专题进一步设计为一个个具有现实感、针对性、生活化、为学生所热议话题。由于中特理论这本课程涉及面非常广泛,所以具体的专题设置会紧跟最近几年,特别是这一两年的热点来设计。

如按以下八个专题,每个专题为2-4个学时。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两大理论成果

专题二:毛泽东思想的内核

专题三:社会主义的梦想和现实

专题四:社会主义建设的“宏达叙事”

专题五:改革开放的“过去”和“未来”

专题六:“美丽中国”的建设蓝图

专题七:世界政治格局与中国梦

专题八:社会主义背景中的政党和公民关系

3、多元化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专题采取相应的、多样的方式进行。(1)讲授法。讲授法主要运用于相对全新的、有一定理论难度的内容,当然期间可能也会穿插其他方式,但以讲授为主。(2)辩论课。这是一种很受学生欢迎的方式。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而且学生能够比较深入的思考专题,可以为学生以后打下一定基础,学习效果很不错。(3)演讲课。对于一些为学生很熟悉的专题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演讲课调动得好的话,整个课堂非常热烈有氛围,而且可以发现、挖掘出一些人才。(4)讨论课。讨论课可以将专题进行小组式的讨论。这种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5)头脑风暴法。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思考,集中大家的智慧,对解决问题提出各种办法。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解决现实问题,让他们感受到责任感,有主人翁的使命感,而不再作为一个旁观者或置身事外或只会批评没有建设性的意见,让他们感受到一切成果来之不易。(6)生活体验课。由于很多学生的生活经历很少、社会阅历很浅,对现实生活了解甚少,所以有必要开设生活体验课,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感受、体验、历练。有时一段经历比几本书还更能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与行为。同时理论也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学习得更好。

4、建立微信第二课堂。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方式实施教学是大的趋势,在“思政”主课堂之外,建立微信第二课堂能够以一种更加灵活、自由、宽松和民主的方式对主课堂进行有效延伸,师生间的沟通与互动也不再局限于课堂,相互间可以就理论知识疑难点、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生活和学习等方面进行全天候无缝对接。此举能充分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5、调整考核方式。考核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成绩。平时成绩与学生出勤、参与课程学习讨论等挂钩,也与课堂表现挂钩。期末试卷实行开卷考试,其内容与平时相一致,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教材,而是让期末试卷也充满时代感、现实感、开放性。期末试卷的选择题着重考时事知识,大题出案例分析题,考察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秉承精理论、重实践的精神,构建“1+X”的计算机课程结构。

1、改革的目标及思路。计算机基础作为必修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学好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术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这样也就确定了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和实践的思路,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为高等院校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本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适应学科融合、知识结构合理的基础课程。

2、课程内容的本地化,采用有针对性的自编讲义。我院各系各专业特点分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专业知识和行业实际,使计算机知识与专业知识相得益彰。计算机知识与专业知识不应该是两个分开的个体,计算机知识是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石。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视专业区别对待,教学内容应尽量贴近学生专业知识和行业企业实际。这样不但有助于更快更好地把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利于学生了解和把握专业知识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专业素质,加深专业认知度。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1)实行模块化教学。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理论和技术知识模块化,将操作技能性的内容制作成实例的模板,通过例子来讲解并演示具体的操作过程,在强调操作的同时,加强基本技术和理论的讲解,即贯彻精理论、重实践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进一步的提高操作技能,理解新的计算机技术打好基础。(2)分层次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基础设计不同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得到相应的锻炼,提高教学效果。课下多种方式联系学生,如电子邮件,电话,QQ等,在第一时间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与计算机相关的一些问题。(3)运用灵活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计算机素养,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与钻研,计算机基础教师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要善于运用灵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如现在提倡的启发式教学法、应用和项目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到做学习的主人上来。(4)积极疏通引导,培养与提高学生网络应用能力。网络上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利也有弊,教师要积极地用丰富有趣的计算机知识有效地疏通引导,将学生的重心转移到如何利用网络完善自己的人格、发展自己的专业,实现主动学习,不能一味地沉溺在娱乐当中。

4、遵循教考分离的理念,实行无纸化考试。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主要的改革是教考分离、无纸化考试。考试中把能力的考察放在第一位,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文字处理Word、电子表格处理Excel、演示文稿处理PowerPoint作为主要的内容,将这些计算机基本技能分成不同模块的形式进行上机考查,实现无纸化、现场操作的考试过程。平时教学过程中各阶段要求学生按要求提交作品,期末的上机考试,采用计算机模板抽题考试。

5、逐步构建“1+X”的计算机课程结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秉承精理论、重实践的教学理念,采用“1+X”的课程方案。精理论在于,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增加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最新、最前沿领域的知识,激发学生关注计算机科学发展动态的兴趣,逐渐做到主动、自发的学习和吸收有用的知识。重实践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在掌握理论的同时,加强动手能力,实际的操作计算机,能熟练掌握办公、设计、多媒体、动画等基本软件的应用,使学生能解决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1”即为“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X”为若干选修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Office办公软件综合应用》、《办公软件应用(高级操作员)》等。总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创新,需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调动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基础素质,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积极探索,努力提升,切实增强英语教学的有效度。

1、更新教学观念。英语教师首先在教学观念上进行转变,努力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目标和原则,培养学生听、说为主的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加强学生实际语言交流能力,真正实现学生“课堂学的”变为“工作用的”。英语教学计划及目标的设置都应立足“实用”原则, 教学定位要明确, 逐渐实现“学以致用”。

2、调整教学内容。针对新形势下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即对当前高职英语教材千人一面的格局作出相应改革,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编写符合我院学生的英语教材。本学期我们拟选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教程》。该教材坚持为高职高专培养实用型人才,坚持“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大方向,在更新观念,更新内容,更新体系和更新要求等方面作了许多积极的尝试,内容更符合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目标,即培养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

另外,根据学院现有专业和新增专业特点,可组织全体英语教师认真编写配套辅助教材。辅助教材力求包含专业目标岗位群中最常用、最常见的英语知识。从学生入手,分单元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学生传授这些实用知识,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能结合语言技能进行实际应用,目标是学生一到工作岗位就能用英语处理基本的业务问题,从事与其业务有关的涉外活动,如:看懂专业英文文献、仪器使用说明书、用英语和外国专家进行简单的交流等等。

3、改进教学方法。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职学生感到英语难学,对英语也不愿加以重视,认为他们学习英语是为了考试、拿毕业证,而对英语本身并不感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相当重要。教学方法应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趣味化才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采用适合学生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创造机会让学生张嘴说英语,提高学生口语能力,让学生有成就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其次,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进行师生角色转换,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把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所谓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就是在课堂活动中,学生为主角,课文由学生来读,讲解由大家一起讲,改错时同学们一起改,而教师则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帮助者、协调者和评判者。因为语言不是“教会”的,主要是“练会”的,因此必须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既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在课堂上,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之后,可以请学生们自由组合朗读对话,并根据所学对话的典型句型,让学生自己动手模拟编写内容相似的小对话上台表演;或者鼓励每位学生学会一首英文歌,让其熟练掌握后上台演唱,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平时成绩奖励。这种做法能使他们受鼓舞,会有一种成就感,这样他们很快就会克服畏难、羞怯等心理障碍,大胆地用英语表达。

再次,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技能,还必须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因此,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英语交际环境:如开创英语角,组织观看多媒体教室定期播放的英语电影或纪录片,组织英语词汇大赛,英语口语比赛,英文歌唱大赛,英语应用写作竞赛等。这些“第二课堂”的英语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把在第一课堂内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机会,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以不断提高英语运用水平。

4、充分运用课堂内外教学条件。使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增加课堂信息量,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并加深印象,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互联网上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甄别、挑选好的英语学习资源,让学生下载学习。

5、采用多元评估的考评体系。平时成绩的记录,要注重考核学生的英语发音,比如单词的读音,句子重音等,特别是英语音标的学习。可以加大听力部分的测试分值,督促学生加强听力训练。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把口语测试加入考试范围,或者把口语测试成绩计入平时成绩。这都可以引起学生对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视。纵观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英语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我们教师积极探索、不懈努力、认真总结、不断提高。

四、优化体育课程结构,培育学生健康之体魄。

1、发扬体育精神,积极参加2014年福建省大学生运动会。根据省大运会竞赛规程,结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拟准备参加田径、武术、篮球等三大项的比赛,充分调动我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分项目配备教练,制定有针对性的专业化训练方案,严格实施,务求实效,争取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创佳绩。

2、体育课程分阶段实行专项教学,打造“项目俱乐部”。现有的体育课时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学,因各班级学生在兴趣爱好、人数不均、男女比例等方面存在差异,顾实行分项目教学有难度,只有打破班级限制,实行学生对教师开设项目的自由选择,才能在专项教学上有实施的可能性,进而打造各具特色的“项目俱乐部”。如太极拳俱乐部、篮球俱乐部、瑜伽俱乐部等。

3、依托体育教师,全面激活各运动队。在过去的两年里,我校运动队的数量稳步增加,目前共有七支运动队,学生参与面达近150人,在学生当中有着较好的影响力,颇受学生的欢迎和支持。但是运动队的长远持续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目前来看,只有篮球队的发展比较健康,其余队伍则还没有找到较好的突破口。因此,在校运动队的发展上,需要各体育教师加大精力,多投入时间,增强责任心,发挥智慧,全面激活,努力把运动队的发展推上新的台阶,以带动体育教学的良好发展,营造“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校园氛围。

素养教学部

2014-2-23

版权所有 @ 泉州轻工学院Copyright @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通讯地址:福建省晋江市高教东路(362200) |电话:0595-36207778传真0595-36207779